反正到真正收費前還有一點時間,現在就暫時當隻鴕鳥⋯⋯
這些年來大家也許都已經聽膩了「備份是資料保護的最後防線」這類的話,筆者也時不時的提醒大家,備份真的很重要!但本文並不是要談最近上新聞的某單位資料遭誤刪的事件,既然這類的事件一再的出現,那就表示:
不管再怎麼強調,就是有人會在不安全(就是沒有可供復原的備份資料)的情況下,進行具有資料丟失風險的操作;
要不就是有人以為有備份,但其實沒有;
還是,實情並不是新聞表面所呈現出來的那樣,有人執意要進行某些作業;
或者,以上皆是!
我真正要說的是⋯⋯自己網站的資料不見了,而且⋯⋯沒有備份!
也許有些讀者有發現,網站文章裡有不少的圖片無法被存取,基本上就是不存在了,因為它們被(誤)刪掉了。嗯⋯⋯不算誤刪,是有意的被刪除,但原本以為這些資料(應該)會被轉移,但事實上沒有!
事件的起因在於偉大的 Google 公司要對原本是免費的 G Suite 開始收費,當初為了某些原因是以不同的使用者帳發表文章與上傳圖片檔,未來 Google 公司將以使用者為單位來計費,為了減少支出,所以我決定只留下一個使用者帳號,其它的帳號就⋯⋯把它們通通給砍了!在刪除帳號時的確也有出現警告訊息,但我記得(以為)會把被刪除帳號所擁有的資料轉移到其它被保留的帳號之下,但但但,顯然它沒有,所以先前的圖片資料就這麼消失在雲端了⋯⋯
所幸所有的文字資料(文章)都還在,我也不打算復原所有的圖片檔,因為無從復原起,頂多就是近期文章中的圖檔重新上傳,老舊(超過一年以上)的圖檔,就讓它們被遺忘吧!順帶也更新網站的標題圖片,回歸到接近個人網誌的層級,並且稍微修正目標為「資料儲存觀察室」,至於原本的「企業儲存技術論壇」就讓它一起成為雲端的記憶吧!Facebook 與 LinkedIn 的專頁稍後也將修改。
不過嚴格來看這並非因為「沒有備份」而造成的,blogger 裡的內容備份功能只有備份文章、網頁和留言,備份的是文章裡的圖檔連結而不是原始檔案。
這使我又想到另一個問題,我們會把地端的圖檔備份到雲端(如 Google Cloud 或 iCloud),那在雲端的圖檔要備份到哪裡呢?另一朵雲嗎?問題是雲端圖檔可以有備援或是高可用性的「連結」嗎?
我很喜歡的一句歌詞是這麼說的:「向前走 就不可能回頭望」
所以就不需要再去想那些已經失去的圖檔,其中有些固然具有資訊性,但既然無法復原,也就不需要再糾結了。
順帶提一下,未來暫時還會維持網站的更新,只是文章發表的頻率會減少,基於偉大的 Meta 公司不透明演算法,如果只有 follow 臉書專頁的讀者,觸及更新的機率就會更低了。還是建議訂閱 Newsletter 或是使用 Telegram,這樣就算我一個月只更新一篇文章大家還是會收到通知。
希望大家還會繼續收看,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