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原作者 Philippe NICOLAS 授權 storageforum.tw 翻譯發表,原文發表於 storagenewsletter.com(現已進入歸檔模式)。
這不是什麼新消息,但開源對儲存產業的確有著巨大的影響;這個影響在未來不僅不會減少,而且還會增加。一個很簡單的原因,開發人員社群是最大的社群,而且採用的範圍很廣。有些人把這個視為威脅,而另一些人則相信另闢途徑是可行的方式,認為這種模式是一種民主。讓我們再深入一點來看。
首先,在儲存以外,我們每天都在直接或間接的使用下面所列出來的這些開源軟體 (Open Source Software, OSS) 專案:當然有 Linux 和 FreeBSD,Kubernetes、OpenStack、Git、KVM、Python、PHP、HTTP 伺服器、Hadoop、Spark、Lucene、Elasticsearch(雙授權)、MySQL、PostgreSQL、SQLite、Cassandra、Redis、MongoDB(在 SSPL 授權下)、TensorFlow、Zookeeper,還有一些著名的工具和產品如 Thunderbird、OpenOffice、LibreOffice 或 SugarCRM。
這份名單超級長,也非常的多樣化,在我們的世界無處不在。其中的一些專案引發了新創公司的浪潮,正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開創市場,並且具有主導的潛力。在這些公司當中,Cloudera 和 Hortonworks 兩者都已經上市,也使得 Hadoop 在 2019 年併購她們。MariaDB 是 MySQL 的一個分支,MySQL 後來被 Oracle 併購。事實證明 Cassandra 的 DataStax 並不是一條絕對安全的道路。
Coldago Research 估計到 2021 年整個開源產業將會達到 270 多億美元,到 2024 年將會超越 350 億美元的關卡。
從歷史上看,其中的一個根源來自於 Unix-Linux 的轉換。事實上,Unix 大量的被使用,但也表示它有一定的價格存在,原始碼的成本很高,甚至令人卻步。像 Minix 和 Linux 這樣的專案在大學和研究中心開展,有大量的用戶,而其中有許多也是貢獻者。它就像是一個宗教(也許不是),但可以肯定的它是一種哲學。Red Hat 創立於 1993 年,她證明了開源業務是可以做大,也可以長期營運下去;該公司在 1999 年 IPO,每年的營業額大約 30 億美金,2019 年 IBM 以令人驚歎的 340 億美元併購 Red Hat。Canonical、SUSE、Debian 和一些其它的專案,不論是做為一家公司或是一個社群,也都展現出有趣的發展道路。
在轉換之前,軟體開發本質上是一種應用,做為系統軟體也就意味著高成本。此外,一家新創公司不會用籌集來的創投資金購買軟體,因為這被視為在主要任務以外的自殺行為,而所有的這些都促成了全方位的開源浪潮。
在儲存方面,Linux 邀請學生、研究中心、社群和新創公司開發系統軟體,特別是區塊儲存的方法和檔案系統,以及其它的像是物件儲存軟體。因此,我們知道許多儲存軟體新創公司利用 Linux 來提供這些新的儲存模型。我們並沒有在市面上看到很多的區塊儲存產品,但有更多的開源軟體作業系統含有(基於 SCSI)的區塊儲存;與具有大量產品的檔案與物件儲存比較起來,這是有些不同的。
在檔案儲存方面,磁碟檔案系統和分散式檔案系統的清單就很多了,後者還有其它的子類別。以下是儲存世界中相當長的 OSS 清單:
Block Storage 區塊儲存 | Linux-LIO, Linux SCST & TGT, Open-iSCSI, Ceph RBD, OpenZFS, Linbit DRBD, NexentaStor (Community Ed.), Openfiler, Chelsio iSCSI, Open vStorage, CoprHD, OpenStack Cinder |
File Storage 檔案儲存 | Disk File Systems: XFS, OpenZFS, Reiser4 (ReiserFS), ext2/3/4 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including cluster, NAS and parallel to simplify the list): Lustre, BeeGFS, CephFS, LizardFS, MooseFS,RozoFS, XtreemFS, CohortFS, OrangeFS (PVFS2), Ganesha, Samba, Openfiler, HDFS, Quantcast, Sheepdog, GlusterFS, JuiceFS, ScoutFS, Red Hat GFS2, GekkoFS, OpenStack Manila |
Object Storage 物件儲存 | Ceph RADOS, MinIO, Seagate CORTX, OpenStack Swift, Intel DAOS |
Others 其它 | TAR, rsync, OwnCloud, FileZilla, iRODS, Amanda, Bacula, Duplicati, KubeDR, Velero, Pydio, Grau Data OpenArchive |
開源對商業軟體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對其它新興和小型 OSS 的影響也很明顯。在這裡所謂的影響我們指的是用激進的新方法,打亂既定的市場定位。它同時間也顯示商用軟體嵌入部份的開源,或者是知名大量採用的開源產品,會阻礙一些發展的進行。在所有的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列出 XFS、OpenZFS、Ceph 和 MinIO,它們撼動了商業模式,供應商甚至選擇不自行開發,或是與潛在的合作夥伴簽署任何 OEM 協議。正如我們過去一再提到的,自行建構、購買或尋找合作夥伴,都是這個世界的現實。延伸這些例子,Ceph 被建議用來與建構在 XFS 檔案系統上做為像 OpenStack Swift 的 OSD (Object Storage Daemon)。
未完待續⋯⋯下文接「開源碼改變了儲存產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