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在報告中指出,依賴 NFS 和 SMB 通訊協定的傳統企業應用程式,正在逐步的增加改為使用 Amazon S3 的通訊協定,這個可以受益於物件儲存的擴展性與地理分佈的可用性。
目前物件儲存資料傳輸的通訊協定並沒有「業界標準」,但由於切入的時間點較早,Amazon S3 通訊協定目前儼然已經成為所謂的「業界標準」。
這造成了兩個影響:一是 S3 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分散式)檔案儲存系統也支援 S3 通訊協定。二是某些支援 S3 的儲存系統也自動地號稱為物件儲存。
- 由於大部份的物件儲存系統在資料寫入後大都是唯讀的,因此要考慮在刪除或修改物件時(可能)的效能問題。
- 儘可能為支援 S3 API 的應用程式部署物件儲存,而不是單純的檔案儲存,如果物件儲存有支援檔案存取界面,那就更好。
- 如果現有的分散式檔案儲存系統有支援 S3,並且可以滿足擴展性的要求,那就可以繼續使用而不必新增一座儲存孤島。但如果全域協作是必須的,而且擴展性成為關鍵時,物件儲存就是勢在必行的,
- 如果成本是主要的考量因素,那麼就要評估現存以檔案為基礎的儲存系統能不能達成與物件儲存類似的成本減少,新增一座儲存孤島是沒有必要的。而且物件儲存的成本節省通常會出現在大規模部署中,而不是在入門級的配置上。
簡單來說,Gartner 的建議就是沒必要為了物件而物件,除非你的需求非得要物件才能達成。
現在,許多獨立軟體供應商 (ISV) 也開始支援 S3 作為資料存取通訊協定,最初是備份軟體,現在在特定產業的應用軟體,如照片歸檔和通訊系統,以及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中,也看到相同的趨勢,其中 NFS 和/或伺服器訊息高速分析應用現在也支援 S3 通訊協定,在處理記憶體中的資料後,將永久性資料寫入物件儲存。
物件是寫入一個扁平的命名空間,使其具有極大的擴展性,但又無需管理檔案系統的樹狀結構,或是檔案鎖定的問題,這些操作都會造成系統的額外耗損。筆者在過去的一些實作經驗中的確看到物件儲存帶來極大的存取效能效益,但最終物件儲存仍然必須與檔案系統協作,來各自滿足不同的儲存需求,同時又不能造成額外的儲存孤島。
物件儲存又可以擴展到不同的地理區域,是跨地域協作的理想儲存系統。此外,物件儲存非常適合可以利用與物件關聯的中界資料的應用程式,物件儲存允許將可變動的中界資料附加到物件上,成為唯一的可標識物件,並非常快速地從大量的非結構化資料中找到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