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企業在考慮「儲存」時,事實上應該連同「資料」一併考量,因為資料本身與儲存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新的創造性儲存方法,應該依據資料的不同而有所因應。
一如所有的 IT 基礎架構,儲存不可以自外的世界。除了技術上的發展趨勢外,有些非技術性的趨勢,也會回頭影響到資料儲存的應用與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將近來觀察到的一些趨勢做一些整理。
以資料為中心的儲存方式
現今所有的企業組織都在產生大量的資料,但資料並非生而平等。對企業來說,並不是所有的資料其重要性都是相同的。即便是同一個資料,在資料生命週期的不同時間點,它對企業組織的重要性也可能是不同的。
傳統上,企業對於資料備份和復原的部署,是採用基於伺服器(應用)的方式。雖然、理論上,最關鍵的應用其資料也是最重要的。但事實上,關鍵應用的主機裡也有較不重要的資料,或是反之,重要的資料也可能存放在次要的伺服器上,並不是放在首要關注的備份清單中。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回到資料本身。從本質上來說,以備份的角度來看,資料的實際內容必須成為決策驅動的因素。儲存、或備份策略必須基於資料的價值,而非伺服器的層級架構。
快閃儲存的平民化
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和 5G 等技術的不斷興起,對高效能儲存的需求越來越大,從而也會更廣泛的需要全快閃儲存。當前的問題在於快閃儲存就好像超跑一樣,對很多公司來說,酷又很性感快閃儲存價格實在太遙不可及了。事實上,需要快閃儲存的企業組織,遠比需要超跑的人多得多。每家公司都需要高效能儲存來有效的地運營其業務,而不僅僅是最大和最富有的公司。隨著快閃儲存成本的下降,有更多的儲存供應商將全快閃儲存陣列引入中階、甚至入門級的市場。不過如果就純硬體來說,最便宜的快閃價格仍然是傳統磁碟的十數倍,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買得起進口品牌的豪華汽車。
所幸有更多新興的、軟體定義的全快閃儲存進入市場,以創新的技術繼續推動成本的下降,這將會使得更多的公司負擔得起高效能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2010 年代企業資料儲存產業十年,之二」「2020+ 企業資料儲存觀察點」
事實上是把資料儲存在雲端不僅比想像中來得貴,而且由於固有的延遲,快速的存取這些資料是有其限制的。因此,在成本、安全和效能方面,至少將某些資料移回本地會更有利一些。延伸閱讀:「報告:儲存即服務企業用戶接受度調查」
駭客們也會攻擊任何、包括非結構性資料,如果主要的資料和輔助的(備份)資料被加密,想要拿回這些資料的控制權,企業組織必須向網路犯罪份子付費,否則就必須要制定具體且堅實的復原計劃。
延伸閱讀:「LTO 磁帶出貨容量創新高」
雲端的資料回到地面
有不少的公司衝第一波將應用上雲,衝第二波的公司將資料上雲。如果你不屬於這兩波的企業用戶,恭喜你,因為風向變了,你或許不需要耗費力氣白跑一趟。許多公司現在已經意識到遷移到雲端,並不如當初所想的那樣具有成本效益、安全性與擴充性,他們現在希望至少將其中一些核心資料和應用遷回本地的資料中心。越來越多的公司意識到雲不是萬能的,他們正在準備下雲。事實上是把資料儲存在雲端不僅比想像中來得貴,而且由於固有的延遲,快速的存取這些資料是有其限制的。因此,在成本、安全和效能方面,至少將某些資料移回本地會更有利一些。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部署混合雲的基礎架構,將其中某些資料和應用程式保留在雲中,而更關鍵的,則移回本地資料中心的基礎架構上,或者是把雲當成備援的一種手段。
可以防範勒索病毒的儲存策略
駭客們很清楚資料對於企業組織的重要性,因此他們的攻擊將變得更加複雜和具有針對性,勒索軟體的攻擊預計將會繼續成為所有公司的禍害。資料備份通常是最後一道防線,傳統的備份策略雖然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救回被加密的資料,但事實上這樣的方式效率並不好。因為你無法知道有哪些資料、在什麼時候被加密了?所以必須要試著倒回前一天、或者再前一天的資料,這是耗費人力的作業。駭客們也會攻擊任何、包括非結構性資料,如果主要的資料和輔助的(備份)資料被加密,想要拿回這些資料的控制權,企業組織必須向網路犯罪份子付費,否則就必須要制定具體且堅實的復原計劃。
這不是「如何」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一個企業組織需要從一個「成功」的勒索軟體攻擊中復原資料。使用無法修改的物件儲存和持續性資料保護,來保護重要的資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從技術上層面來說,兩者的概念類似,儘管實現的方式不同。資料快照可以保留某一個時間點的原始資料,即便它稍微舊(根據快照的頻率)了一點,但至少不會什麼都沒有。無法修改的物件儲存也是另一個方法,至少有一份不被勒索病毒加密的資料拷貝可以被用來做復原。
延伸閱讀:「LTO 磁帶出貨容量創新高」
綠色儲存
全球資料中心消耗大量的(電力)能源,它們大概佔用了全球 3% 的電力供應與排放 2% 的溫室氣體。雖然佔比不高,但全球資料中心的碳足跡數字大概跟全球航空業差不多!是的,航空飛行器排放的溫室氣體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高,還是,資料中心的碳排放比我們以為的高太多?
許多(知名)企業與超大型資料中心正在尋求減少碳足跡的方法,希望成為優秀的企業公民。作為這一努力的一部份,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尋找更環保儲存系統,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在儘可低的功耗下提供最高水準的效能。所以我們現在知道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超大型資料中心,要強調使用再生/綠化的能源,因為如果再不做些什麼,這個數字增加的速度將會比航空業還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