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看到的兩份跟儲存網路相關的有趣報告數據,跟讀者們分享。第一份報告來自於 SearchStorage:
企業用戶在考慮高效能應用的共享儲存時,傳統光纖通道的 SAN 儲存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地位,是儲存專業人員在採購區塊儲存 (block storage) 時的第一選擇。根據這份由 SearchStorage 所進行的調訪研究,有 74% 的受訪者表示會把資料庫應用系統部署在 SAN 陣列上。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長久以來區塊儲存和資料庫就是用來一起處理關鍵性應用的,這也是一般儲存管理者的認知。
在儲存網路的選擇上,有 46% 的受訪者會使用光纖通道,24% 會使用 iSCSI,31% 則希望在一個系統上可以同時支援這兩種網路通訊協定。筆者好奇為什麼沒有 FCoE 的選項?雖然 FCoE 使用的是光纖通道的命令,但因為使用乙太網路,所以在本質上應該更為接近 iSCSI 而不是 FC;但因為 SearchStorage 在報告中沒有說明,因此很難猜測使用 FCoE 的受訪者會回答 FC 或 iSCSI。
至於購買 SAN 陣列的主要原因則極為單純,容量、容量、容量,(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有 76%,超過 3/4 的受訪者購買 SAN 陣列的原因就是因為需要更多的容量。其它的購買原因還包括改善效能 (36%)、取代舊系統 (28%) 等。因為買的是典型的 SAN array,因此需要的關鍵性能也很典型:可以支援的 LUN 數目 (46%)、多路徑 (Multipaghing) 能力 (37%)、以及可以支援的主機數目 (16%)。
第二份報告則來自於一個比較少見的市調機構 Dell’Oro;根據這份報告的數據,全球外接式儲存系統的儲存網路連接埠數,光纖通道連接埠數在 2015 年超越乙太網路的連接埠數。筆者的看法是這個數字僅能顯示出趨勢,但並不能直接反應成使用量的多寡,也就是說這不代表著使用 SAN 陣列用戶多於使用乙太網路陣列的用戶。
Dell’Oro 也預測光纖通道連接埠數的佔比將會繼續增加,而乙太網路連接埠數將會持續減少,這倒是與 FC 與 FCoE/iSCSI 的市佔比率趨勢相同,顯見前些年在部份廠商力推之下的 FCoE 熱潮,在這些年已經明顯退燒,FCoE 不僅沒有取代 FC 的現象,在資料中心的採用率也在減少中。
WW Networked Ports On External Storage Systems (Millions)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
Fibre Channel |
1,986
|
1,920
|
1,881
|
1,950
|
Ethernet |
1,963
|
1,932
|
1,748
|
1,733
|
TOTAL |
3,949
|
3,852
|
3,639
|
3,683
|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Dell’Oro 以過去三年及 2016 年的預測數據,預估外接式儲存系統整體的儲存網路連接埠數是呈現少量下滑的趨勢,即使預估 2016 的連接埠數會較 2015 年有 1.5% 的微幅成長,但總體的數字,不論是光纖或乙太網路連接埠數,2016 年的數字仍然不及 2013 年的數字。
Dell’Oro 的分析是「實際的趨勢是正在遠離網路儲存」,不論是使用光纖網路或乙太網路。主要的原因來自於主機直連儲存 (DAS) 以及超融合基礎架構的成長,往雲端的移動是另一個原因,這些都使得企業用戶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外接式的網路儲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