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pedia IBM 2315 1MB 磁碟匣
4TB 的資料容量有多大呢?說實話,從開始使用個人電腦以來,筆者的所有個人資料加總起來,也沒有超過 2TB !就算把現在 Macbook Air 的 Time Machine 備份資料也算進去,大概也到不了 4TB!有一個估算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資料量,如果全部以文字模式儲存,則大約為 10TB,3 顆 4TB 的磁碟機就夠了!現在,儲存在硬碟中的資料,絕大部份都不是以文字模式存在的,未來,所謂非結構化資料的成長速度,將遠遠大於傳統的結構化資料。(不然那麼大的磁碟要拿來放什麼?)
最近 storagenewsletter.com 整理了一份磁碟機容量的發展歷史,詳列從 1956 年 IBM 的 5MB 磁碟到今天 4TB 磁碟的歷程;從 2005 起,磁碟機的容量幾乎就是以每一年約增加 30% 的速度在發展,但容量極限值已經接近了。
Year
|
Maker
|
Model
|
Capacity
|
More Than
|
1956 | IBM | 350 Ramac | 5MB | 1MB |
1961 | Bryant | 4240 | 90MB | 50MB |
1965 | IBM | 2302-3 | 100MB | 100MB |
1974 | IBM | 3330-11 Iceberg | 200MB | 200MB |
1975 | STC | 8800 Super Disk | 880MB | 500MB |
1981 | IBM | 3380 | 1.26GB | 1GB |
2001 | Seagate | Barracuda 180 | 182GB | 100GB |
2005 | Hitachi GST | 7K500 | 500GB | 500GB |
2006 | Seagate | Barracuda 7200.10 | 750GB | 750GB |
2007 | Hitachi GST | 7K1000 | 1TB | 1TB |
2008 | Seagate | Barracuda 7200.11 | 1.5TB | 1.5TB |
2009 | WD | Caviar Green WD20EADS | 2TB | 2TB |
2010 | Seagate | External GoFlex Desk | 3TB | 3TB |
2012 | Hitachi GST | 7K4000 | 4TB | 4TB |
磁碟儲存容量技術的發展瓶頸,仍然在於儲存密度,以現今主要的 PMR (Pre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 技術來說,磁碟儲存密度的理論極限值大約為每一平方英吋可以儲存 1Tbit 的資料,(磁化記錄技術是以 bit 而非 byte 的方式來記錄資料),一旦超過這個密度就會產生資料毁損的問題。
根據 Seagate 的說法,目前的磁碟機在每一平方英吋裡可以儲存高達 625Gbit 的資料,而這個數字離理論極限值的 1Tbit 已經相距不遠,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新的技術出現,磁碟容量馬上就會面臨極限。
目前有多種增加磁碟儲存密度的技術在發展中,而 Seagate 所使用的 SMR (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 以類似屋頂瓦片的方式讓資料磁軌相疊,這樣可以把儲存密度推進到每一平方英吋 1.3Tbit 到 1.4Tbit;更先進的 HAMR (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技術,使用小型雷射來改變磁碟的磁性,將可以把儲存密度一舉推進到每一平方英吋 5Tbit。不過 Seagate 並沒有透露哪些磁碟機是採用 SMR 技術?
整個磁碟製造產業的出貨量,每年以數個 Petabyts 的速度在成長,因此磁碟的儲存密度也必須要趕上,除非資料減量的技術可以更快、更全面的被採用。
除了在容量上往上推昇外,磁碟機的製造也在體積上往下減小中。比 2.5 吋更小如 1.8 吋,在市場上已經存在多年,Toshiba 在 2004 年也推出更小的 0.85 吋磁碟機。在厚度上,一般 2.5 吋的磁碟機為 9 釐米(9mm),某些新的固態硬碟則已經將厚度縮小到 7 釐米,不過最近 Seagate 則推出厚度僅有 5 釐米單碟片的磁碟,為行動裝置提供 500GB 的資料容量。與今年稍早推出的 SSHD (Solid-State Hard Drive) 結合快閃記憶體的磁碟所不同的,新的 5mm 磁碟並沒有配備快閃記憶體,Seagate 訴求的是那些需要更大資料容量的設備製造商,以此補足固態硬碟容量不足的問題。
筆者早年曾經使用過大小如講桌般而容量僅有 620MB 的大型主機磁碟系統,也經歷早期個人電腦大小如便當盒而容量僅有 30MB 的磁碟機的時代,今日動輒數 TB 的磁碟機已可謂之「海量」了!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磁碟機的容量也會越來越大、體積越來越小,同時速度會越來越快,也會越來越省電,我想我們大概不需要擔心磁碟機發展的極限。
不過,為什麼不論是 30MB 或是 2TB,容量好像永遠都不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