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由於企業對於以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固態儲存的需求增加,固態儲存也進入了企業級磁碟儲存系統,廠商為了強化自身在固態儲存上的技術能力與擴大市場,因此 2012 年的幾椿併購案都是與固態(快閃記憶體)儲存技術有關的;例如 IBM 收購 TMS、EMC 收購 XtremIO、SanDisk 收購 Pliant Systems 與 Schoon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與 LSI 併購 SanForce。另外,各家儲存設備供應商,也都發表了固態儲存的產品策略或是解決方案,像是 EMC 的 VFCache、NetApp 的 Flash Accel 或是 PAM、以及 Hitachi 的快閃儲存等,這與前兩年單單在儲存系統中支援固態硬碟是完全不同的。
不過先前筆者預測在 2012 年中兩大磁碟機製造商 (Seagate 與 Western Digital) 將會併購新興的小型快閃記憶體儲存公司(或技術),以強化自己在固態硬碟上的實力,倒是沒有發生,也許是因為在 2011 年的併購之後,內部的整合還在進行,暫時還無心於新的併購。
除了固態儲存外,另一個趨勢的焦點則是在於「雲」!2012 年在雲端儲存上的確有著明顯的進展,尤其是雲端備份,雖然因為安全方面的顧慮,企業在採用雲端儲存上沒有如市場預期般的快速,但從國外的一些調查結果,顯示出企業的確有在考慮雲端儲存的使用。
另一個推動雲端儲存的力量,則來自於雲端運算環境市場的擴大,像國內目前在行政院雲端辦公室的推動下,未來政府雲將全面走向 IaaS 與 PaaS 委外管理的作法,這也將會帶動雲端儲存使用需求的增加。除此之外,在 2012 年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企業開始在建置私有雲,未來雲端儲存的趨勢將會更為明顯。
隨著雲端運算環境的需求的增加,虛擬環境,包括虛擬主機與虛擬桌面的需求也在急速的增加中,尤其是虛擬主機環境;在 2012 年可以看到企業儲存系統不斷地增加與虛擬主機環境的整合支援能力,除了原先 VAAI 的支援外,也增加了對新的 VASA 的支援。另外像是支援 SRM 虛擬主機備援的能力,或是虛擬主機時點快照的能力等,儘管它並不是儲存的業界標準之一,但由於 VMware 在虛擬主機市場擁有極大的市佔率,因此有越來越多的磁碟儲存系統,開始加強在 VMware 虛擬環境一些管理應用面上的支援。
雲端應用與社群網站使用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另一個新興話題就是「巨量資料」(Big Data)。巨量資料指的並不是所謂的大型檔案資料,而是多樣化且大量的資料,巨量資料帶來的並不單單只是儲存空間需求的大量增加而以,更重要的是如何擷取、運用、分析這些資料,並且從中找出新的商機,創造資料的新價值。
巨量資料與其說是一個企業儲存的趨勢,它其實更像是一個新的商業價值與決策模式的趨勢,於是像是 Hadoop 這樣開源架構就成為 IT 新時代的一面旗幟,也會對儲存產生極大的影響,新的儲存管理者如何在巨量資料環境理解儲存,如何管理(或儲存)巨量資料,都將成為未來所要面對的課題。
最後,我們來看看 2012 年企業磁碟儲存系統的市佔率變化;筆者曾經在很多場合引用過來自經紀與投資機構 Stifel Nicolaus 的研究報告,顯示儲存廠商與系統廠商兩者自 2007 年以來在全球儲存市佔率上的變化曲線。
筆者延續這個研究,但是採用來自市調機構 Gartner 的數據(沒有使用另一家市調機構 IDC 數據是因為 IDC 只公佈前五大市佔率廠商的數據),同樣的,一邊是包括 EMC、NetApp、與 Hitachi/HDS 在內的儲存廠商,另一邊是包括 IBM、HP、與 Dell 在內的系統廠商,下表就是這兩個陣營自 2009 年第三季以來到 2012 年第三季市佔率資料。
Worldwide External Controller-Based Disk Storage Vendor Market Share From 3Q09 To 3Q12
Market Share | 3Q09 | 4Q09 | 1Q10 | 2Q10 | 3Q10 | 4Q10 | 1Q11 | 2Q11 | 3Q11 | 4Q11 | 1Q12 | 2Q12 | 3Q12 |
EMC | 26.4 | 25.7 | 27.6 | 27.7 | 28.6 | 28.2 | 30.1 | 30.8 | 32.1 | 32.7 | 32.5 | 33.3 | 33.3 |
NetApp | 8.6 | 7.8 | 10.6 | 10.9 | 11.4 | 9.8 | 12.5 | 12.7 | 10.7 | 10.5 | 12.7 | 11.1 | 11.9 |
Hitachi/HDS | 8.9 | 8.5 | 9 | 8.6 | 8.3 | 9.6 | 9.7 | 9.4 | 9.3 | 9.4 | 9.5 | 8.7 | 10.8 |
EMC +NetApp +Hitachi | 43.9 | 42 | 47.2 | 47.2 | 48.3 | 47.6 | 52.3 | 52.9 | 52.1 | 52.6 | 54.7 | 53.1 | 56 |
NetApp +Hitachi | 17.5 | 16.3 | 19.6 | 19.5 | 19.7 | 19.4 | 22.2 | 22.1 | 20 | 19.9 | 22.2 | 19.8 | 22.7 |
IBM | 13.3 | 17.8 | 11.9 | 13.4 | 12.9 | 17.3 | 11.7 | 13.4 | 12.9 | 16.5 | 11 | 13.8 | 11.9 |
HP | 10.7 | 10.8 | 9.4 | 9.6 | 9.6 | 10.2 | 9.6 | 9.6 | 10.4 | 9.4 | 9 | 9.4 | 9 |
Dell | 8.5 | 7.4 | 8.9 | 8.7 | 8.4 | 7.2 | 7.7 | 7.5 | 7.8 | 7 | 7.9 | 7.3 | 7.2 |
IBM+HP +Dell | 32.5 | 36 | 30.2 | 31.7 | 30.9 | 34.7 | 29 | 30.5 | 31.3 | 32.9 | 27.9 | 30.5 | 28.1 |
如果我們分別加總兩個陣營市佔率的數字,可以看到儲存廠商市佔率的藍色曲線持續向上,而系統廠商市佔率的紅色曲線持續向下,兩者間的分歧有擴大的趨勢,而且走勢明顯,兩者的市佔率曲線的走向完全延續 Stifel Nicolaus 的研究結果。當然如果我們深入探討會發現在儲存廠商陣營中 EMC 所佔的比重相當高,曲線向上的幅度主要就來自於 EMC 的貢獻。
EMC 全球的市佔率從 2011 年起就已經超過 30%,這已經幾乎等同於三家系統廠商加總起來的市佔率了。
不過如果我們暫時把 EMC 的數字拿掉,而只加總 NetApp 與 Hitachi/HDS 的數字,儘管這兩家公司加總起來的市佔率低於系統廠商的市佔率,但市佔率的綠色曲線一樣是上揚的,而且與系統廠商間的分歧越來越小,兩者間的差距在 2012 年第三季時已經不到 6%。如果趨勢不變,NetApp + Hitachi/HDS 市佔率要超越三家系統廠商可能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因此,更令人好奇的是,系統廠商在過去三年間先後砸下不少銀子收購儲存公司(技術),其效益何在?還是說,如果沒有併購這些儲存公司,可能市佔率會下滑的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