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1/02/16

[新聞|觀察] EMC 即將加入 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

這件事就有趣了,EMC 即將在日內簽署加入 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儘管這家公司在過去劇意忽視由這個組織所發佈的效能測試數值。由 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 所策定的 SPC 儲存系統效能測試指標(現在最新的測試規範是 SPC-2),是一個用來測試儲存系統在實際環境中運作效能的規範;所有的儲存系統製造商都可以依據這個規範對它們所製造的儲存系統進行效能測試,並且將結果公佈在 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 的網站上,給所有的用戶做為採購時效能比較的參考。

SPC 的數據顯然較製造商自行提供的規格數據,對企業用戶來說更具有參考價值,因為它不是單純的 IOPS 或尖峰資料輸出而已,它可以提供來自不同製造商的產品,在同一個基礎下的比較數據,例如在某一個組態下的價格/效能比。從 SPC-1 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儲存系統製造商都加入了 SPC 的行列,對用戶公佈某些產品的 SPC 測試數值;不過 EMC 卻始終沒有加入,來自 EMC 的重量級部落客在過去也大力的攻擊 SPC,認為 SPC 的數據對使用者根本不重要,只有一些(除了 EMC 以外的)廠商在乎 SPC 數據,也質疑 SPC 的規範不能實際反應出現實世界的運作狀況。

在超過十年的時間裡,EMC 對 SPC 效能測試數值完全不在乎,而如今,EMC 也即將加入 SPC,是什麼原因造成 EMC 如此的轉變?上個月 EMC 41 項產品的大型全球發表會就是答案,因為 EMC 在這個可以說是歷年最大型的 IT 產品發表會上,不斷的強調新產品的效能;不過如果新產品的效能一如過去十年間 EMC 的態度一樣,只是「號稱」效能超越競爭對手,那麼 EMC 大可不必加入 SPC。不過顯然 EMC 對於它們新產品的效能有著極佳的信心,可以在 SPC 的效能測試上擊敗對手,於是加入 SPC 的效能測試就轉變成為一項必要,而且有力的行銷工具了!

從 SPC 的角度來看,在 EMC 加入之後,攻擊或不相信 SPC 數據的力道將會減少非常多;而且如果 EMC 的新產品真能在 SPC 效能測試上表現出眾,對於其他的儲存系統廠商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迫使它們必須製造出價格/效能比更佳的產品,這對整個企業資料儲存產業與企業用戶來說,都是一個良性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