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1/01/19

[企業儲存觀察室] 企業資料儲存趨勢與應用展望(下)

上週主編應 DIGITIMES 的邀請,在「DAF 2011 創新儲存 簡單管理」研討會上擔任首場的主講人,就「企業資料儲存趨勢與應用展望」為題,發表講說;分享給當天沒有到場的讀者們這場演講的主要內容。
延伸閱讀:「2010 年企業資料儲存產業回顧



圖片來源:WallpaperBuzz

第五個趨勢是關於儲存效能的要求。為了避免傳統儲存系統過度採購的缺點,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用戶開始在儲存系統上真正進行有效率的部署,採用儲存虛擬化技術,如自動精簡配置、資料減量、時點快照等;而這也是未來儲存系統必要的基本功能,這是來自於企業用戶的要求。

為了要在各種型態的虛擬雲中,找出所需要的儲存資源,或是瞭解儲存資料的使用情形,除了儲存系統所附帶的資源管理軟體外,企業用戶更需要一套可以集中式的儲存資源管理軟體,以便有效的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中,對儲存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運用。

階層式的儲存架構也可以提昇儲存資源的使用率,未來階層式儲存將比前一代的更先進,儲存系統本身就會提供自動化的階層式儲存,運用固態硬碟,將熱資料自動移動到存取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碟上;SAN 環境中的各級儲存,也會透過階層式儲存管理軟體,進行自動化的資料遷移與回存。

最後一個趨勢則是來自於對地球環境的回應,綠色儲存將會興起。

根據 IDC 在 2008 年的一份研究顯示,全球每年在資料中心電力與散熱上的成本,高達 10 億美金,而這還只是 2008 年時的資料,時至今日,這個成本只會更高。而在去年,我們已經看到 SNIA 對於推動綠色儲存的進展,SNIA 的綠色儲存倡議,已經發表了綠色儲存電力效率衡量規範,未來我們將不再只是評估儲存系統的 IOPS 或資料產出,而是要去評估每一單位成本的電力消耗可以產生多少個 IOPS。

於是會有更多企業用戶會採用更綠色的儲存選項,具有更高效率的儲存技術。

自動精簡配置與資料減量技術都可以讓儲存更綠;儲存系統本身也要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

在綠色儲存的要求之下,一種低耗能的儲存媒體-磁帶-暫時也就不會從市場上消失,因為無論從哪個方向來比較,磁帶的資料儲存成本是各種儲存媒體裡最低,也最節能的,資料存放在磁帶裡,不用時幾乎不會耗費什麼電力。

新一代的 LTO 5 儲存格式帶來 LTFS 一種使用在磁帶上的檔案系統,在與資料歸檔軟體整合後,它將能提供極具競爭力的綠色歸檔儲存。

上一期的 Storage Magazine 提出六項 2011 年的 hot technologies,這些技術也都呼應到前面我們對於未來資料儲存趨勢的看法;這六項技術都不是全新,或是剛剛興起的技術,這可以說明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可以在一、二年內完全成熟,為市場所全面接受。

在這些 Hot Technologies 中,我們認為有兩項在國內市場是比較疑慮,一為主要儲存的資料減量,另一為雲端儲存服務。

各儲存大廠的雲端儲存解決方案才剛剛起步,未來這些大廠將會以大型資料中心的私有雲端儲存為推廣重心;而由於地緣的關係,必須要等到國內有夠成熟的雲端儲存服務提供者,市場才會出現,短期之內應該是看不到企業級的雲端儲存服務;倒時消費端的雲端儲存服務會早於企業市場出現。

至於資料減量技術還是會繼續在資料備份與備援中推廣,主要儲存上的資料減量可能還得等等。

建立企業資料儲存管理團隊、進行企業資料分類、與尋求專業可靠的儲存技術顧問,是我們對於企業用戶立即的建議。

在資料不斷成長的環境中,不論企業要使用何種提昇儲存效能的方法,都必須以企業資料價值來做為依據,有分類的資料,才能使資料價值與儲存成本達到平衡,因此,企業資料分類是企業尋求合理化儲存成本的第一步;有分類的資料,才能藉以發展出符合企業長期利益的資料儲存策略。

我們的最後一個建議是企業用戶應該有專業可靠的儲存技術顧問;專業的技術顧問服務在國外已經行之多年,但反觀國內,大部份的企業用戶都倚靠來自系統整合商和原廠的技術顧問,為了銷售產品,這些技術顧問未必會提供最有利於用戶的建議,專業的技術顧問服務事實上是可以為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並且協助企業發展出長期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