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提到(在過去 10 年間)「那些專注於儲存硬體與軟體的公司,像 3Par、LeftHand、Compellent、EqualLogic、Storwize、XIV、StorageTek 等,已經被那些尋求擴大在傳統上為人所熟知產品線的大公司一口吞下。」而在未來,「儲存在 2011 年將持續成為一個熱門的領域,有許多公司因為資料超載而受苦,雲端儲存服務可能實際上會較雲端運算服務的成長來得快。」
至於在三大系統商方面,今年暫時還看不出會再出重手買下資料儲存的廠商,而 Dell 則有可能還會繼續買下做虛擬 I/O 基礎建設的 Xsigo,Dell 與其已經有夥伴關係,Xsigo 的產品可以大幅度的簡化網路與儲存資源的管理。
不過有趣的是,由於資料儲存的持續發燒,EMC 和 NetApp 這兩大「咖」都被提到有可能成為被併購的對象。
EMC 手上仍然有著充足的現金,而且 EMC 在策略上從儲存廠商轉向為廣泛的 IT 解決方案供應商,它仍舊需要在很多新的部份取得市場上具有領導地位的智慧財產,因此它會繼續併購一些小型的利基型公司。但同時,EMC 也有可能成為被併購的對象,不過如果考慮到之前 HP 併購 3PAR 的價格,EMC 的營業額是 3PAR 與 Isilon 的 80 倍,資產是 100 倍,EMC 的可能併購價應該是 400 到 500 億美金,這不是小公司付得起的價錢。即使是大公司,把這麼多的錢押在 EMC 身上,可能也太具有風險了。
不過如果 EMC 要是賣掉手上的 VMware 持股的話,那它的價格可能就會比較平易近人多了。
至於另一大「咖」NetApp,從長遠來看,成為被併購的對象是有可能的,因為市場的趨勢是走向提供整合性的解決方案,而所有單純的儲存廠商很可能都會消失,但是 NetApp 在 2011 年可能還不會被併購,因為價格太高了。NetApp 的營收是 EMC 的 37%,資產是 23%,再加上手上的現金,合理的市場價格應該超過 150 億美金,比 EMC 低很多了,不過對可能的買家來說還是太高。
另一個在資料儲存產業可能成為併購對象的,就是 Brocade,它是少數還存在的企業級光纖通道交換器獨立供應商,在市場上居於領導地位,QLogic 與 Cisco 進入市場的時間相對較晚。現在 Brocade 面對一個長期的策略問題,那就是它的核心市場,光纖通道解決方案已經接近它的自然生命週期。光纖通道技術已經超過 20 年了,雖然在過去 10 年間它是 SAN 連接界面的主要選項,但 FCoE 與 InfiniBand 已經開始崛起,因此 Brocade 現在面臨了公司發展一個重要的關卡,如果沒有突破性的創新出現,被併購倒是很合理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