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0/12/16

[新聞] SNIA SSSI 研議固態儲存效能測試規範

儲存網路產業協會 (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SNIA) 的固態儲存倡議小組 (Solid State Storage Initiative, SSSI) 日前發表企業固態儲存 (Solid State Storage, SSS) 效能測試規範 (Performance Test Specification, PTS) 1.0 版,並且預計在明年 Q1 公開發表。這個規範訂定了一整組的測試與測試的方法,來對各種不同的固態儲存效能進行比較性的測試,使固態儲存技術在企業運算環境的建置更容易。固態儲存最棒的一點是它沒有旋轉式的磁盤,沒有讀寫頭的機械性移動,所以它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延遲與提高資料輸出量;但是通常事情都不如我們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固態儲存是利用施加在晶片上的電壓來造成 I/O 的動作,這整個過程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運作。例如,固態儲存在「快閃」時有一個短暫的時間會提高效能,隨後經過一個轉換過程,然後到達最終的效能,這稱之為「不穩定狀態」。SSS PTS 規定準備方法與定義不穩定狀態,因此在不穩定狀態期間的效能可以被衡量,所以固態儲存在平時狀態的效能也就可以被衡量。在一個特定的硬體/軟體環境中,SSS PTS 提供一個效能矩陣,可以公平的與其他固態儲存在相同環境以相同方式進行比較。

SSS PTS 本身是與硬體/軟體無關的,但是當個別的測試者在他們自己特定的平台上執行 SSS PTS 測試時,可以比較他們正在評估的固態儲存設備的相對應效能,這是一個真正的「蘋果對蘋果」的比較。眾所週知的,早期固態儲存會因時間而有不同的效能,新的控制器以各種不同的技術有效的減少這個問題。過去幾年,固態儲存從一開始聚焦在它的天價上,然後轉移到可靠性、耐用性上,現在終於轉移到它的效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