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0/11/29

[新聞] Oracle 表態將不會放棄 Lustre

就在各儲存大廠不斷發展,並爭奪可以適用於高速運算環境的檔案系統市場時,Oracle 也終於表態將會繼續支持 Lustre 並行檔案系統的持續發展,Oracle 儲存產品管理資深主管 Jason Schaffer 選擇在 Supercomputing 2010 會議上,重申 Oracle 對 Lustre 的支持。Lustre 是一個高速運算的開源檔案系統,通常被使用在高速運算環境,它以 Linux 為基礎,除了 Oralce 外,還有許多的來自開源社群的個人與公司都參與它的發展。它的基本設計是經由大量的並行處理來提供 I/O 效能,可以提供超過傳統檔案系統的限制的規模。

在 Top500.org 剛發表的名單上,前 100 名的系統中有 61 個使用 Lustre,連最新的榜首,中國天津國家超級電腦中心的天河一號,也是使用 Lustre。不過在 Oracle 買下 Sun 之後,對於包括 OpenSolaris 與 Java 在內的開源社 群支援上的變動,使得同樣屬於開放源碼的 Lustre 備受揣測。Schaffer 說「Oracle 對於 Lustre 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我們對於 Lustre 和社群,以及高速運算市場,給予堅定的承諾。」「Oracle 並沒有改變 Sun 在 Lustre 上的策略,將會繼續領導 Lustre 開源社群,並繼續在這方面投資,以支援在高速運算環境上的大量使用。」大部份 Lustre 的客戶都是被它的規模與效能吸引,
它在規模與效能上競爭力,雖然大部份都是科學或學術界的使用者,但也有一些特別例子在石油和天然氣,媒體和娛樂業。

Lustre 是針對那些對大量資料集或檔案讀寫,需要對檔案並行存取的環境,因此它在高速運算社群非常成功,相較之下,scale-out NAS 解決方案就是針對小檔案有很多並行存取需求的環境。同樣的,大部份通用或 scale-out NAS 包括很多叢集檔案系統解決方案有很多功能,比如用來管理很多小型檔案的資料快照、資料複製等,而 Lustre 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能安全的儲存,和提供來自物件儲存伺服器多個物件儲存目標的並行高速的讀寫。

因此很少有使用者會嚐試把 Lustre 用在不是它設計目的的用途,如通用應用部署上,Lustre 在許多商業環境如 R&D、探勘、模擬或其它需要並行處理大量資料集的負載上,有它的一席之地。從另一方面來看,那些來自其他公司的通用 NAS 解決方案的應用,Lustre 並不適合,換言之,雖然都是檔案系統,但 Lustre 和其他類似的方法適用於一些特定的領域。

在 Oracle 買下 Sun 時,它也同時獲得一些其他的檔案系統,如 QFS 和 ZFS,ZFS 是儲存集中的檔案系統,Lustre 聚焦在 scale-out 和並行,它們定位在不同的市場,Schaffer 說「它們有極佳的互補性,Oracle 已經增加投資在與 ZFS 的整合,以及 ZFS 的 Lustre 優化上。」這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事,2008 年 Sun 就曾經提出 Lustre-on-ZFS,當時預計在 2009 年有一個測試版本,在 2010 年上市。不過在 2008 年發表這項聲明的 Lustre 工程師 Peter Bojanic,以及,ZFS 團隊的領導人,也是發明者之一的 Jeff Bonwick 今年稍早都離開了 Oralce,雖然,我們相信 Oracle 裡還是人才濟濟,不過 Oralce 顯然需要拿出實際的產品才能說服社群它們是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