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0/11/08

[新聞|觀察] 現有備份方案無法滿足虛擬環境的需求

Veeam,一家專門發展在 VMware 環境資料保護,與災難備援方案的軟體公司,最近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指出,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建置了虛擬機器,但是在受調查的企業中,平均只有大約 68% 已經上線的虛擬機器有備份,而且只有 29% 的企業對整個虛擬機器進行備份。這份報告是 Veeam 委託一家獨立的調查機構,針對包括法國、德國、美國、和英國等四個國家,員工人數超過 1,000 人大型企業的 500 位 CIO 所做的調查。這份針對企業虛擬環境的調查包括了很多部份,我們僅就其中關於資料備份與復原的部份來討論。

虛擬環境顯然在本質上與實體基礎建設是不同的平台,但是有將近 2/3 (63%) 的企業使用單一產品來同時備份實體與虛擬環境。把虛擬機器當成一部實體機器來備份當然是 OK 的,只是這樣就沒有辦法完整利用到虛擬技術的優點,而這也是像 Veeam 這樣的軟體最大的優勢,例如,它可以利用 VMware 的快照技術,提供虛擬機器快速的復原。現在為實體機器設計的備份軟體,在虛擬環境中運作時有許多的問題,在這份調查中就指出,CIO 們指出成本高 (51%)、復原速度慢 (40%)、與需要安裝 agent (40%) 是三個最大的問題。

其他還包括如複雜的安裝與管理、長時間的備份窗口、需要更多的儲存、影響伺服器的效能、和無法與 CDP 解決方案整合等問題;CIO 們認為現有的工具必須要能提供更快的備份、更快的復原、與更低的成本。有 3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現在的備份方案如果在復原單一檔案,必須要先復原整個虛擬機器,而 2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分別保留了系統與檔案的備份,以提供單一檔案的復原能力。有近一半 (43%) 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兩年間,在虛擬機器上有出現過檔案掉失的問題。

因此,現在有近六成 (59%) 的受訪者計劃要建置專為虛擬環境發展的備份方案,也有 61% 的受訪者表示因為虛擬環境,他們要重新評估資料保護策略。Veeam 的這份調查報告,與其說是要突顯它們產品的優勢,不如說是要證明現在的備份工具在虛擬環境中,的確有其不足之處。不過對於企業用戶來說,如果能夠用一套備份軟體,同時提供實體與虛擬平台的資料保護與復原,當然是最好的;而且由於 VMware 已經提供不少的 APIs 給第三方軟體與硬體商,以發展支援 VMware 虛擬環境的更多功能,在今年 VMware 2010 上,虛擬環境的備份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相信現有的備份軟體大廠是不可能不做任何事情,就把市場拱手讓人。

除了關於備份的議題外,這份報告還有一些有趣的數字。主機虛擬化的最主要原因,減少實體主機的數目(主機集中化)是最高的,有 71%,其次是改善災難備援 (54%),與改善資料保護 (51%);有 86% 是用來虛擬化 Windows 的平台,其次是 Linux (45%) 與 Solaris (18%);在資料中心裡的虛擬主機,有 42% 是屬於關鍵性任務的應用,並且預估在兩年內將會成長至 63%;至於使用最多的主機虛擬化技術,毫無疑問當然是 VMware 有 73%,Microsoft 的 Hyper-V 有 28%,Citrix Xen 則有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