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0/11/02

[新聞] 資料量成長是大型資料中心的最大挑戰

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在今年六到八月間,針對包括澳洲、巴西、中國、德國、印度、俄羅斯、美國、和英國等八個國家,1,004 個大型資料中心進行一個調查,這個調查的目的是要瞭解今天全球的大型企業的資料中心面對了什麼樣的情況,以及在未來有哪些趨勢會促使這些資料中心進行改變?調查結果顯示資料量的成長是這些大型資料中心硬體基礎建設最大的挑戰。有 47% 的受訪者把資料成長列名於他們的三大挑戰之一,其次則是系統效能與擴充能力,佔 37%,與網路擁塞及連接能力的架構,佔 36%。

不過面對資料成長的挑戰,這些資料中心似乎並不太擔心,即便有 6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 2011 年底前將會進行資料歸檔和淘汰的評估,以回應資料成長的挑戰。但當問到三個最重要策略性改變的驅動力時,「現在資料中心處於接近容量與(或)利用率的極限」並沒有出現在結果之中,有 50% 的受訪者選擇「業務持續性與可用性」排名第一,其次則是「降低成本」,佔 37%,「維持與改善使用者服務等級和滿意度」,佔 36%,顯然維持並改善日常的維運,對資料中心來說更為重要。

這個調查的結果似乎也呼應了長期以來企業儲存市場的看法:資料量是不斷的在增加,對資料中心產生壓力,但是,還有備轉容量,資料還是有地方可以放。這是因為越是大型的資料中心,採購流程也越長,面對難以準確估計的容量需求,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儘可能的保留更多的備轉容量,以因應變化。這些備轉容量就是造成儲存利用率無法提昇的原因之一,但這卻是維持資料中心運作必要的彈性。

到 2011 年底前,有半數的受訪者計劃要擴充現有的資料中心,有 30% 計劃建立新的資料中心。至於三項計劃要投資的技術則是主機虛擬化,有 67%,應用集中化或合理化,有 56%,以及刀鋒伺服器,有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