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0/10/27

[新聞] Quantum StorNext 企圖搶奪 Oracle SAM-QFS 的客戶

SAM-QFS 是由原 Sun Microsystems 發展的一個自動化資料歸檔軟體,使用者在設定資料移轉規則後,系統會自動的在磁碟與碟帶間遷移與回存資料;現在仍有不少客戶在使用這套軟體,而且絕大部份是使用 StorageTek 的自動化磁帶櫃,現在這些產品通通都歸到 Oracle 之下。這些舊的數位磁帶仍然運作不錯,只要正常運作,客戶也大都不太願意進行變動,不過,Quantum 企圖說服這些客戶改換到比較新的系統,它告訴這些使用者在 Oracle 併購 Sun 之後,是否還會持續發展 SAM-QFS 與 StorageTek 的磁帶櫃,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為了讓這些使用 SAM-QFS 的客戶可以順利的把資料轉移到 Quantum 的資料歸檔系統 StorNext 上,Quamtum 在即將發表的 StorNext 4.1 版中增加了一個歸檔轉換工具 (Archive Conversion Utility, ACU),簡化從舊的資料歸檔平台(主要是 Oracle 的 SAM-QFS)轉換資料的過程,磁帶庫當然是 Quantum 的目標,因為資料都是存放在磁帶上,隨著資料的增加,磁帶要增加,磁帶庫也會變大。StorNext 的歸檔轉換工具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掃瞄磁帶中上 TB 或 PB 的歸檔資料,然後開始轉換資料到 StorNext。

Quantum 讓儲存管理者只需要轉換檔案系統架構和與資料檔關聯的中界資料資訊到 StorNext 儲存管理伺服器上,一旦轉換完成,通常只需要幾個小時,所有在原始磁帶上的非 StorNext 檔案馬上就可以從 StorNext 檔案系統中存取。

這種單純轉換 metadata 的方式的確可以讓資料的轉換過程變簡單,嚴格來說這應該不能叫資料轉換,因為只有 metadata 有轉換,原始資料並沒有改變,稱呼它為資訊相容可能還比較恰當,就是讓 StorNext 也可以知道 SAM-QFS 的檔放到哪裡去了,就可以直接讀到原始的檔案與磁帶,同時還避免轉換原始資料所會發生的問題與所需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