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主筆漫談] 專屬型微處理器的復興

電腦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圍繞在軟體與硬體的協作之上,單純的硬體或是單純的軟體,是無法完成任何事情的。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軟體定義抑或是硬體定義,只不過也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回到本文主題的微處理器身上。早年,也就是從所謂的「電腦」(計算機)剛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筆者唸...

2010/09/21

[新聞] 新興儲存公司發表 SAN-to-Cloud 優化裝置

雲端喊得震天價響,各種新奇的裝置結合雲端服務開始出現,這家新興的儲存公司叫做 Cirtas,主力產品是結合雲端儲存服務的裝置,目標客戶群是中階的企業客戶,或是年營業額在 2 億到 100 億美金的公司。Cirtas 發表第一款儲存裝置 Bluejet 雲端儲存控制器,2U 機架高度,使用 DRAM,固態硬碟和 7,200 rpm 的硬碟,提供 3.5TB 的內部儲存空間。

這個裝置可連接到客戶在本地端的 SAN 環境,就好像是一部磁碟陣列,客戶可以在這個裝置裡依據資料的優先順序,設定在不同層級間資料儲存的規則,它也可以在進行資料壓縮或去重複化後,經由 WAN 把優化後的資料儲存到遠地的雲端儲存服務如 Iron Mountain 或 Amazon S3 上。因此客戶可以把優先順序高的資料放在本地端,其他的資料則儲存在雲端上。

Bluejet 裝置的資料壓縮比可以達到 2:1 或 3:1,資料去重複化的比率則可以達到 50:1,依據不同的資料型態。

另一種使用 Bluejet 裝置的方式是異地備援,客戶不需要在本地端和備援端間租用昂貴的專線,在本地端故障時開啟控制器與雲端儲存的連線,雲端儲存的另一端會連接到備援端,就可以獲得備援端的資料。

經由已經開始提供服務的雲端儲存,各種的應用架構開始出現了,雖然說實話,主編不是那麼看好國內的公共雲端儲存服務市場,而且這些新興的架構與公司是否能夠渡過市場的考驗而存活也是個問題,不過,新技術誰知道它是不是就未來的主流呢?